摘要:近几年,包装印刷行业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其产生的挥发有机废气作用影响较大,其排放量占据VOC总排放量的6--10%。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进行简要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作为PM2.5与臭氧生成的主要前体物,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挥发性有机物类型较多,例如:脂肪烃、卤代烃等。工业产生源作为VOC关键排放源头,石油、化工、溶剂占据较大比重。据调查显示:印刷行业溶剂产生VOC排放量占据排放量的6--10%,印刷时会使用较多有机涂料、油墨、溶剂,因为溶剂挥发其产生的有机物多为废气形式排放。
一、VOC印刷废气源头监督
(一)材料监督
从根本上抓住废气控制源应经过转换印刷原材料、优化设备,对含有VOC印刷废气搜集、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从根本上做好废气控制。使用带有标志的环保型油墨、胶黏剂,禁止伪劣材料应用在生产中。比如:利用无苯油墨与水性油墨,印铁纸罐行业推广利用紫外光固化油墨。无苯油墨含量为聚氨醋为主要树脂的油墨,只是带有少许苯类溶剂,当油墨干燥后苯类溶剂残留量可以忽略不计。水性油墨具有一定环保性;而紫外光固化油墨即是在阳光照射下油墨中高分子树脂之间在光引发剂条件下出现交联反应,油墨从液态转为固态形式,外排方放入少量的VOC。
(二)VOC废气搜集与设备优化
对印刷材料、产成品、成品放置环境科学规划,放置产生污染,提高车间内通风环境,从而加快残留VOC挥发。印刷车间挥发的有机废气要求通过抽风系统进行抽排,车间安装通风装置。此外,对印刷车间废气的产生通过搜集带进活性吸附装置排入大气。
二、VOC印刷废气尾端控制方法
第一,液体吸附方法。把含有VOC的印刷废气经过液体吸收剂,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将VOC留存液体吸收剂内,从而达到分离效果。液体吸收剂分为柴油、煤油等可溶VOC成分应用于含量与压力较大的挥发性有机气体。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投入少的优势;其不足是要求对吸附剂的后续处理、设备要求严格、对VOC吸收控制具有多样性。
第二,生物控制方法。通过微生物代谢把有机物分化,最后生成而CO2与水等无害物质。生产环节为:带有VOC的印刷废气进入装置,开始准备加湿处理;随后经过生物滤床,进行平流、分散等效果带进填料液膜内。同时,与滤床上滤料外层的生物菌种接触,基于生物环境下让印刷废气内VOC、被分化。该种方法具有计划简单、系统要求不高的优势,无较大污染。其不足是处理效率低、对VOC处理普适性低。
第三,吸附方法。该种方法属于固体外层现象,有着比表面积大、发达的孔隙组织,经过对表层周围分子的吸引形成吸附,把气体内的VOC分离。现阶段,该种方法也是常见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有效途径,对VOC控制的利用率达到50%,多应用在低含量高通过量的废气内,有着消耗低、排除效果显著的特点。其缺点是当达到一定吸附力后就会受到限制,不适合应用在高浓度印刷废气。在废气内含有颗粒物质过程中,则难以发挥吸附效果。印刷废气中VOC处理多使用活性炭吸附。
第四,燃烧控制方法。该技术主要通过VOC易燃烧性排除,可以划分为热力燃烧与催化燃烧。挥发性有机物通过燃烧后形成水、
CO2,无害无毒性与二次污染。其中,热力燃烧指的是在800℃环境下,VOC分解效果达到99%;催化燃烧则是250--500℃下通过催化剂让挥发性有机物分化,具有消耗少、对设备无较大要求。
第五,冷凝方法。印刷废气内VOC冷凝技术是经过降温或者提升系统压力让气态的挥发性有机物转为其他形式,在气体内提取出来,冷凝方法则是通过VOC和其他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饱和蒸气压性质,便于被冷凝法提取分离的挥发性有机物一般呈现高沸点、高含量特点。经过有关处理后气体混合物因为留有一些VOC要求展开二次尾气处理。冷凝法适合应用在VOC体积分数5%以上、高沸点的VOC气体混合物;但是,对高挥发与中等挥发的VOC净化效果较差。
第六,膜分离方法。该种方法是通过挥发性有机物和其他气体对天然膜的穿透效果,让VOC由气体混合物内提取出来。这种方法适合应用在高含量的VOC处理,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回收率可以达到90%且无污染。但是,分离膜经济投入较高、装置要求严格。
结语:
综合分析如今,我国加强了对VOC的控制,加大了印刷废气研发,通过简单的活性炭吸附方法排除VOC已经难以满足生态要求。经过预防性源头和不同控制结合使用,有助于提升印刷废气内VOC排除率。印刷废气中的VOC中,针对溶剂类型单一的印刷废气使用使用活性炭吸附方法。比如:出版物凹版印刷、软包装复合技术的甲苯、乙酸等,对高含量且无较大回收作用的有机废气,适合选择热力燃烧与催化燃烧。针对较低含量、类型较多的印刷废气,通过简单的工艺技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配合有关控制技术。结合印刷废气内的VOC类型与具体状况,适合通过吸附浓缩与热力燃烧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鑫,徐丽,王灏瀚.关于VOCs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化工,2016(04).
[2]王燕锋,王培良.工业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分析及前景展望[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3]廖辉,付志敏,何志明,晏波元.紫外线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要点简述[J].中国照明电器,2015
声明:本文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徐峰。本文由星空app平台官网VOCs低温冷凝设备厂家:www.djlhb.com,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